
1. 卡商活动的违法性
大量案例显示,Telegram上的卡商群体通过倒、电话卡等个人信息,直接参与洗钱、诈骗等黑灰产业链。例如有团伙利用Telegram对接洗钱业务,以每日400-500元的报酬诱骗他人出租银行卡,最终导致参与者被警方抓获。
这些交易往往涉及伪造身份、盗用他人信息,甚至与跨境犯罪集团(如东南亚诈骗团伙)关联,属于明确的违法犯罪行为。
2. 常见诈骗套路
虚假担保交易:卡商常以“担保交易”为名骗取资金,例如通过伪造的“汇旺担保”等平台诱导受害者付款后消失。
高薪兼职陷阱:以“轻松赚钱”为幌子,要求用户或协助转账,实则利用其账户洗钱,参与者可能被追究“帮信罪”(帮助络犯罪活动罪)。
数据倒卖风险:卡商贩卖的银行卡、身份信息多来自黑客盗取或泄露,购买此类信息不仅可能被骗,还可能因涉及赃款被冻结账户或牵连调查。
3. 平台监管与法律后果
Telegram虽以加密通信著称,但近年来已开始封禁涉及黑灰产的群组和频道,例如2025年大规模封停了“好旺担保”“新币担保”等非法交易平台。
我国法律明确规定,出租、或支付账户将面临5年内暂停所有非柜面业务等惩戒措施,情节严重者需承担刑事责任。
4. 用户安全建议
绝对远离卡商:任何声称能提供“低价银行卡”“高收益转账”的渠道均为诈骗或违法。
保护个人信息:切勿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、身份证等敏感信息,避免成为犯罪工具。
举报可疑行为:发现此类活动可通过反诈中心(如拨打110)或网络平台举报。
Telegram卡商是黑灰产的重要环节,参与或交易均可能面临财产损失和法律风险,务必提高警惕。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sdshuangrun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