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legram平台因其加密性和匿名性,多次被全球恐怖组织及暴力分子滥用实施非法活动,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:

一、被恐怖组织用作通讯与策划工具

1.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

  • ISIS成员曾利用Telegram进行恐袭协调与宣传,包括招募成员、策划袭击(如2015年巴黎恐袭后转向Telegram交流)。
  • 法籍IS骨干拉希德·卡辛姆通过Telegram遥控多起欧洲恐袭,包括刺杀警察、教堂人质事件等。
  • 2024年莫斯科恐袭案中,袭击者通过Telegram接收指令并获取资金支持。
  • 2. 极右翼极端主义蔓延

  • 美国白人至上主义团体“恐怖电报”(Terrorgram)在Telegram宣扬种族仇恨、教唆袭击,2025年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。该组织策划了斯洛伐克枪击、土耳其寺持刀袭击等事件。
  • 德国极右翼组织“帝国公民”通过Telegram群组密谋政变,2022年被警方捣毁。
  • 二、助长地区暴力冲突与黑灰产

    1. 香港中的组织枢纽

  • 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,通过Telegram群组(如“哨兵组”“大消物”)实时通报警方部署、分发物资、协调撤退路线,并传播制暴教程(如制作)。
  • 部分频道管理员因煽动暴力被捕,香港高等法院2019年颁布禁令禁止Telegram传播煽暴内容。
  • 2. 全球黑灰产与犯罪网络

  • 2025年Telegram封禁全球最大华语黑灰产网络“好旺担保”,该平台涉嫌为加密货币诈骗提供非法担保服务。
  • 犯罪团伙利用Telegram贩卖公民个人信息(如期货投资者数据),形成“信息-资金”黑产链。
  • 三、监管挑战与平台应对

    1. 内容治理困境

  • 加密特性使隐匿通讯,多国要求Telegram配合反恐调查(如俄罗斯要求提供密钥遭拒)。
  • 2024年Telegram新增用户举报功能,允许标记非法内容,但审核机制仍被质疑不足。
  • 2. 多国强化法律约束

  • 马来西亚2025年实施新规,要求Telegram等平台办理运营许可,否则面临法律诉讼。
  • 欧美将极端组织关联Telegram群组列为恐怖实体,冻结资产并追责头目。
  • 当前Telegram仍是极端内容传播的高风险平台,其隐私保护与反恐责任的平衡持续引发国际争议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sdshuangrun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