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Telegram前沿资讯与社群互动平台
一、警方定性及违法风险
1. 被列为非法通讯工具
浙江警方多次通报将Telegram(纸飞机)定义为非法社交软件。因其加密性强且支持“阅后即焚”功能,成为犯罪分子销毁证据的渠道,尤其在电信诈骗、勒索案件中频发^^。
2. 关联新型犯罪模式
二、重点案件及执法行动
1. 加密货币诈骗
温州瓯海警方破获全国首例利用Telegram群组诱骗用户转账ETH的“搬砖套利”案,涉案金额上亿元(2020年)^^。
2. 毒品交易与洗钱
毒贩通过Telegram创建群组贩卖,以比特币支付毒资,通过寄递渠道交付(2021年浙江瑞安案件)^^。
3. 跨境技术犯罪
深圳开发者黎某通过Telegram承接境外诈骗软件业务,导致浙江单亲妈妈网恋被骗2000余万元(2023年)^^。
三、法律后果警示
浙江司法机关对相关行为从严惩处:
四、公众防范建议
1. 立即卸载相关软件:包括Telegram、蝙蝠、事密达等加密通讯工具^^。
2. 警惕境外技术招募:对Telegram群组中的“高薪外包”保持警惕,避免成为犯罪帮凶^^。
3. 保护个人信息:切勿出、银行卡等信息,防止卷入洗钱链条^^。
综上,Telegram在浙江省已被明确列为违法活动工具,警方持续打击其关联的诈骗、、信息买卖等犯罪,公众需主动规避以防范法律风险^^。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sdshuangrun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