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法律风险

1. 可能涉及“帮信罪”

若拉人进入的群组涉及诈骗、等违法活动,即使不知情也可能被认定为“帮助络犯罪活动罪”。国内已有多起案例显示,未成年人因使用Telegram等密聊软件参与“手机口”诈骗(如用两部手机协助拨打电话),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
2. 境外软件的监管盲区

Telegram服务器位于境外,加密性强且支持“阅后即焚”,常被犯罪团伙用于销毁证据。国内警方明确提醒,此类软件已成为电信诈骗、交易等犯罪的工具。

二、常见犯罪形式

  • 诈骗群组:以兼职赚钱为诱饵,诱导用户参与“手机口”诈骗或洗钱活动,李某案例中受害者通过Telegram联系后转入“蝙蝠”软件实施犯罪。
  • 交易群:部分群组为“福利姬”或中介提供交易平台,成员规模可达上万人,存在软传播风险。
  • 三、安全建议

    1. 警惕高收益诱惑

    对“足不出户赚钱”“兼职任务”等广告保持警惕,避免被利用成为犯罪工具。

    2. 检查群组性质

    若群组要求下载其他小众软件(如“蝙蝠”)或提供个人信息,应立即退出并举报。

    3. 未成年人保护

    家长需定期检查孩子手机,防止其因涉世未深被犯罪团伙诱骗。

    当前正值暑期,此类案件高发,请务必谨慎操作,避免触碰法律红线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sdshuangrun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