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用户规模与普及程度

Telegram在台湾有一定用户基础,尤其因其加密性和匿名性受到特定群体青睐。根据2024年数据,台湾社交媒体用户约1920万人,占总人口80.2%,但Telegram未进入主流平台前五(LINE、Facebook、Instagram等占据主导)。其全球用户已突破9亿(2024年数据),台湾作为高网络渗透率地区,可能存在部分活跃用户。

2. 使用场景与群体

  • 政务与商务领域:上台后,部分政务官弃用本土通讯软件“揪科”,转而使用LINE、WhatsApp和Telegram。Telegram因加密特性可能被用于敏感通讯。
  • 社会运动与争议用途:Telegram曾因端到端加密、匿名群组等功能被用于香港“修例风波”等社会事件,类似特性可能吸引台湾某些激进团体或抗议组织。其群组功能也被曝涉及诈骗、非法交易等问题,台湾警方曾破获利用Telegram“纸飞机”群组诱骗未成年人参与犯罪的案例。
  • 3. 安全与隐私争议

  • 数据泄露风险:Telegram虽以安全著称,但2022年暗网曾曝光数百万用户电话号码和ID信息,涉及伊朗、俄罗斯用户。台湾用户若未关闭联系人同步功能,可能面临类似风险。
  • 政策合规性:2024年Telegram修改条款后,向美国提供的用户数据激增(如IP地址、电话号码),引发隐私担忧。台湾地区若使用国际版Telegram,同样受此政策影响。
  • 4. 与大陆社交软件的竞争

    台湾年轻群体更倾向使用抖音、小红书等大陆APP,因其文化亲近性和娱乐性。相比之下,Telegram功能偏重通讯而非社交,用户可能集中在特定需求群体(如隐私保护、跨境交流等)。

    台湾地区存在Telegram用户,但规模不及主流社交平台,多用于加密通讯、特定社群或争议场景。其匿名性既吸引隐私需求者,也伴随犯罪滥用风险。若需更安全替代品,可考虑Threema或本土加密软件(如“蝙蝠安全聊天”)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sdshuangrun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