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政策与监管限制

1. 服务禁止

中国监管部门明确要求下架Telegram等加密通讯软件,因其服务器位于境外且拒绝配合本地监管要求。2024年相关政策进一步禁止其在国内运营。

2. 安全风险定性

多地警方指出,Telegram的端到端加密和“阅后即焚”功能易被用于网络犯罪、诈骗及非法信息传播,已被列为需重点防范的“灰色地带”工具。

二、技术访问障碍

1. 网络屏蔽

因Telegram未在中国设立服务器,境内用户需通过国际互联网访问,但受防火墙(GFW)限制,常规网络无法稳定连接。

2. 账号封禁风险

部分国内注册的账号可能直接被平台限制或封禁(Ban),即使使用代理也难以登录。

三、替代方案与现状

  • 加密软件替代
  • 如瑞士付费应用Threema等境外加密工具同样受限,国内暂无可合法使用的同类服务。

  • 合规通讯工具
  • 国内即时通讯软件需接受网信办监管,对匿名性、加密功能有严格约束,违规者将被清理(如2019年关停9款违法违规APP)。

    四、国际案例参考

    俄罗斯、乌克兰等国亦因反恐或安全原因限制Telegram,要求苹果/谷歌商店下架应用,凸显其跨国监管争议。

    综上,Telegram因政策合规性缺失、技术屏蔽及犯罪工具风险,在中国境内已被全面阻断。用户若尝试突破限制,不仅面临技术困难,还可能触碰法律红线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sdshuangrun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