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数据泄露与交易现状

  • Telegram因其加密性和法律管辖难度,已成为个人信息非法交易的主要平台之一。平台上可公开购买包括行踪轨迹、征信信息、住址等精准数据,交易量触目惊心^^。
  • 2023年曾曝出通过Telegram机器人泄露45亿条国内个人信息(含姓名、电话、详细地址),数据量达435GB,疑似来自电商或物流行业^^。
  • 2. 数据来源与风险

  • 泄露数据多通过“社工库”整合,可能来自企业API接口、供应链漏洞或内部人员倒卖。例如,某物流公司发现其快递数据在Telegram被兜售,经核实数据真实^^。
  • 虚拟货币支付和暗网联动进一步助长了交易隐蔽性^^。
  • 3. 平台政策变化

  • 2024年Telegram修改隐私政策后,向美国提供的用户数据激增(如IP地址、电话号码),尤其在涉及诈骗、非法商品交易等案件时^^。
  • 建议

  • 避免在Telegram等平台查询或交易敏感信息,此类行为可能涉及法律风险^^。
  • 企业需加强数据安全防护,尤其是API和供应链环节^^。
  • 如需导出合法数据,可通过PC端Telegram内置的备份功能操作^^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sdshuangrun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