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 法律风险警示
通过Telegram群组下载含公民个人信息的文件夹可能构成刑事犯罪。例如有案例显示,某安全公司员工因下载含1亿条个人信息的文件被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^^。
司法机关指出,即使未事先查看文件内容,若文件夹名称(如“学籍”“身份证”等)明显指向个人信息,仍可能被认定为“非法获取”^^。
2. 平台政策变化
Telegram近年修改隐私政策,开始配合执法部门提供用户数据。2024年9月后,其向美国提交的用户IP地址和电话号码数量激增,涉及诈骗、非法交易等非恐怖主义案件^^。
新政策明确:若用户涉嫌违反服务条款的犯罪活动,Telegram可能根据司法命令披露其IP和电话号码^^。
3. 安全提醒
多地警方提醒家长检查孩子手机是否安装Telegram(俗称“纸飞机”),因其加密和“阅后即焚”功能常被犯罪分子用于销毁证据^^。
诈骗集团曾通过预装Telegram中文版的手机实施投资诈骗,利用用户对“定制服务”的信任规避怀疑^^。
4. 隐私泄露案例
Telegram群组中存在大量非法内容,如私密照片、视频被恶意传播的案例。有报道显示,女性私照被上传至7000人的群组供围观羞辱^^,另有用户因手机丢失或中木马导致私密视频外泄^^。
建议用户谨慎使用Telegram的下载功能,避免接触不明来源文件,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及遵守法律法规。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sdshuangrun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