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平台风险性

Telegram因加密性强、监管难度大,已成为诈骗、灰产交易的高发地。平台上常见的“担保交易”实际多为骗局,例如伪造担保群组诱导支付后消失。近期法国对Telegram创始人提起多项指控,也反映出该平台在非法交易监管上的漏洞。

2. 商品交易陷阱

  • 虚假担保:骗子常以“货到付款”为诱饵,后要求通过虚假担保平台(如案例中的“汇旺担保”)支付,最终卷款跑路。
  • 资金安全:交易多要求加密货币(如USDT)或支付宝口令红包支付,此类支付方式难以追回,且支付宝会多次拦截风险交易。
  • 数据泄露:交易过程中可能要求提供个人信息,而Telegram服务器存在明文存储数据风险,易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  • 3. 法律与合规问题

  • 风险:跨境肉类交易需符合检疫法规,非正规渠道可能涉及,存在食品安全和法律风险。
  • 反诈案例:类似“黄金洗钱案”中,Telegram被用作指挥工具,参与者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  • 4. 建议与替代方案

  • 选择正规渠道:通过具备资质的电商平台或实体商超购买,可查验检疫证明。
  • 警惕高收益话术:若卖家宣称“低价”“特殊渠道”,多为诈骗。
  • 安装反诈工具:如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,及时识别风险。
  • Telegram上的猪肉交易缺乏保障,建议完全避免此类非正规交易方式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sdshuangrun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