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警方通报和媒体报道,Telegram(俗称“纸飞机”)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违法活动的情况较为常见,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:

1. 诈骗引流

犯罪团伙通过Telegram建立群组,以兼职赚钱为诱饵,诱导用户参与“手机口”诈骗(即用两部手机中转诈骗电话)或拉人进QQ/微信群。每成功拉一人可获得佣金,而受害者进群后会被话术诈骗。

2. 非法信息交易

Telegram群组中存在大量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产,包括户籍、银行卡、社保数据等,甚至提供“社工机器人”自动查询服务,价格低廉至几毛钱一条。

3. 洗钱与资金转移

部分群组以每日400-500元的高额报酬吸引用户,协助境外诈骗团伙洗钱,并通过VPN和加密聊天规避监管。

4. 与招嫖中介

“福利姬”通过Telegram群发布软内容或招嫖广告,使用暗语(如“投喂”“举牌验证”)交易,部分群成员达上万人。

警方提醒,参与此类活动可能构成“帮信罪”(帮助络犯罪活动罪),最高可判三年有期徒刑。未成年人因涉世未深,更容易被诱骗成为犯罪工具。
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sdshuangrun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