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监管与下架原因

Telegram的端对端加密和“阅后即焚”功能被指出可能为不法分子提供便利,例如销毁犯罪证据或进行诈骗活动。国内警方多次提醒家长检查孩子手机中是否安装此类软件,并强调其潜在风险。2024年8月Telegram创始人被捕后,平台进一步被多国审查,我国也加强了对该类软件的管控。

2. 国内替代软件

虽然Telegram无法使用,但国内存在小众加密聊天软件如蝙蝠、壁虎、BF Messenger等,它们同样采用端对端加密技术,但用户需注意其生存空间有限且可能面临整改下架。国外软件Threema(付费)也可作为备选,但需自行解决下载和使用问题。

3. 使用风险提示

警方明确表示,使用境外加密软件(如Telegram)可能涉及“帮信罪”(帮助络犯罪活动罪),尤其未成年人容易被诱导参与非法活动。若通过技术手段强行使用,还可能面临账号被盗、隐私泄露等风险。

4. 政策与法规背景

我国《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》(2025年1月生效)进一步规范了数据安全要求,强调对境外平台的合规性审查,这也是Telegram等软件受限的法律依据之一。

如需安全通讯,建议选择国内合规平台,并关注官方发布的安全提醒。
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sdshuangrun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