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Telegram上线报的常见形式

1. 羊毛党群组:Telegram群组常被用于分享电商平台优惠漏洞信息,例如2019年有群组实时推送某平台100元优惠券漏洞,吸引用户“薅羊毛”^^。

2. 数据交易渠道:Telegram被曝存在大量贩卖个人信息的群组,包括:

  • 精准数据交易(如高净值人群、学生信息等),价格低至0.5元/条^^;
  • 暗网社工机器人链接,可查询户籍、开房记录等敏感信息^^。
  • 3. 诈骗犯罪工具

  • 诈骗团伙利用Telegram的“阅后即焚”功能销毁证据,通过该软件指挥拨打电话诈骗^^;
  • “博士房”事件中,犯罪者通过Telegram胁迫受害者拍摄不雅视频并贩卖^^。
  • 二、风险与监管

    1. 平台政策调整

  • 2024年Telegram修改隐私条款,扩大与执法部门合作范围,涉及恐怖主义、网络诈骗等案件时提供用户IP和电话信息,导致向美国提交的数据量激增^^。
  • 2. 法律打击案例

  • 2024年国内警方破获通过Telegram引导拨打电话诈骗的案件,涉案者利用他人手机卡实施犯罪^^;
  • 韩国警方2024年对Telegram涉嫌纵容Deepfake性犯罪立案调查^^。
  • 三、实用功能与防封建议

    1. 群组查找方法

  • 通过关键字搜索(如“Dropshipping”“跨境电商”);
  • 利用第三方导航站(Telegram Group、tlgrm.eu)筛选群组^^。
  • 2. 防封策略

  • 避免使用自动化工具群发;
  • 控制操作频率(每日群发≤2次);
  • 禁用非常规IP或代理登录^^。
  • 四、注意事项

  • 信息真实性存疑:Telegram线报群存在虚假优惠或诈骗陷阱,需谨慎验证来源^^。
  • 法律风险:参与数据贩卖、诈骗等非法活动将面临刑事责任^^。
  • 建议用户遵守平台规范及法律法规,避免接触高风险群组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sdshuangrun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